16岁女孩在飞机上突然分娩,牵动了无数人的心。机组人员和医护人员及时救助,让这个故事充满人性温暖。
但事情很快变味了。网络上,各种未经证实的猜测、关于女孩隐私的“网传”信息,甚至是带有侮辱性的标签证配所,开始疯狂传播。这给刚刚经历生死考验的女孩,带来了更深的二次伤害。
海口市卫健委的表态尤其值得我们注意:“有些网传信息对该产妇伤害很大,且依法不得转播,希望保持理性。”这不仅是对公众的呼吁,也是对所有网络传播者的警示。
我们也需要看到,机舱这样不具备无菌接生条件的环境证配所,参与接生的乘务人员是否存在职业暴露的风险?他们的职业安全防护是否到位?后续的健康保障如何?这绝不是一个可以轻描淡写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一线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妥善处理。
更值得深思的是网络舆论的双标,大家还记得之前的“大连工业大学李某某事件”吗?一个女学生因为私德问题,真实姓名、照片被全网传播,遭到铺天盖地的道德审判,几乎“社会性死亡”。
再看看南京的“红大爷”事件,已经超越私德界限,属于违法犯罪,直到现在,也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真名,甚至一开始还有人用“红姐”来模糊他的性别!
这与“李某某”的遭遇形成了鲜明对比,当事人是女性时,私德问题更容易被无限放大,并被赋予强烈的道德色彩,一旦“失范”,受到的谴责和惩罚也更加猛烈。
我们希望,在关注热点事件进展的同时,所有人都能保持一份理性,多一份善良,让网络空间成为一个更加尊重个体、充满人文关怀的地方证配所,而不是一个流量至上、人性缺失的“修罗场”。
辉煌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