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巴空战后创达盈,关于“阵风”战斗机被击落的消息引发了广泛讨论。最初,印度官方坚决否认,而法国方面也未承认此事。然而,令许多人惊讶的是,法国方面在三个月后竟然做出了改变,承认部分真相。
根据法国国防媒体《航空传奇》2025年8月19日发布的一篇文章《达索航空阵风战机公司宣布赢得印度MRFA大型合同》透露,巴基斯坦在空战中确实使用了中国制造的空空导弹击中了印度空军的一架单座“阵风”战斗机,尽管导弹成功命中,但“阵风”战机并未被摧毁。受损后的战斗机成功安全返回基地,不仅成功救回了飞行员的生命,也展示了“阵风”战机在恶劣战斗条件下卓越的生存能力和强大的韧性。
这一表态的变化令人惊讶,因为法国此前对战果的态度极为摇摆不定。最初在空战结束后,法国的情报部门曾暗示,至少有一架“阵风”战斗机被击落,但随后法国又表达了对印度方面的失望,称印度政府不愿让法国方了解战机损失的具体情况,暗指印度有意隐瞒损失。接着,法国军方曾表示“疑似”战机被击落,但之后几乎不再提及此事。最终,法国达索航空公司首席执行官公开表态,印度空军曾损失三架“阵风”战斗机的说法不准确,确有一架“阵风”战机坠毁,但原因并非被敌方击落,而是由于高空飞行时发生了技术故障。直到现在,法国方面才明确表示,“阵风”战机确实在空战中被击伤,但凭借强大的性能成功返航。令人不禁好奇,究竟是什么因素促使法国做出了这一态度的转变?
展开剩余69%法国多年来一直大力宣传“阵风”战斗机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并在近期的实际战斗中再次验证了其“高性能”。然而,无论战机的实际表现如何,法国的“阵风”战斗机依然凭借其坚强的市场表现继续吸引新订单,甚至在空战之后意外迎来新一轮的订单。这是否算得上“因祸得福”?在“阵风”战机被击落的传闻面前,法国不仅没有失去订单创达盈,反而获得了更大的市场份额。
根据印度方面的消息,印度空军的MRFA(多用途战斗机采购项目)计划已进入关键阶段,最终确定由“阵风”F4型战斗机中标,预计将在2025年9月的第80届联合国大会上正式宣布。这项计划旨在替换印度现有的幻影-2000战机、米格-29战机以及“美洲虎”攻击机,采购总数达到114架。各大厂商纷纷参与投标,美国特意推出了为印度定制的F-16版本——F-21战斗机,但由于美国拒绝向印度出售F-35A战斗机,最终失去了竞争优势。而俄罗斯也在空战后提出了苏-35与苏-57战机的组合投标,但吸引力依然有限。反而“阵风”战斗机在这一过程中脱颖而出,最终中标。
目前,印度空军已经收到了36架“阵风”战机,印度海军则订购了26架“阵风”-M舰载型战斗机,且这批订单中法国将确保大约75%至80%的战机由印度生产。为了进一步扩大影响力,法国政府已承诺向印度转让生产许可证。印度的这一新采购案进一步巩固了“阵风”战斗机在全球的市场地位,使印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阵风”战机使用国。
尽管印度在军火采购方面一度因效率低下而受到批评,甚至有时会发布尚未达成的采购进展,然而随着MRFA项目的推进,印度将以更大的订单量继续采购“阵风”战斗机。此举也反映出印度空军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急切需求,并且这个订单的达成可能是印度与法国两国之间通过政府间协议加速谈判的结果。这一举动也无疑让美俄两国感到不满,因为它意味着一个可能的“政治胜利”被法国所夺取。
印度对外宣称,通过增加“阵风”战机的规模,印度空军将获得更大的作战优势。印度特别强调,现代空战虽然重视隐身性能、传感器和导弹性能,但战机承受损伤并成功返航的能力也同样至关重要。因此,印度不仅在不断提升“阵风”战斗机的形象,还巧妙地通过追加订单来进一步验证“阵风”的作战能力。
然而,事实是,印度的做法显得有些“自欺欺人”。为了制造一个理想化的“阵风”战斗机先进形象,印度不得不编织更多谎言,最终却陷入了恶性循环。尽管如此,印度依旧未能彻底说服国际社会,而是将自己陷入了自我麻痹的状态。如果不正视现实,或许这正是印度在国防发展中难以突破的最大障碍。
发布于:天津市辉煌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